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楓紅落滿地

 


楓紅落滿地


又到了綠葉轉楓紅的花季

呼與吸都是妳的香氣和情意

白雲陪著藍天等晨曦

多情的粉紅甜蜜的回憶


南風帶來妳的消息

一生最愛青楓朱黃紫紅如妳

秋雨春風不再飲泣

楓紅飄落一樣美麗


湖面倒影霧鎖朦朧心醉神怡

陽光灑落金紅一心一意

滿懷的愛青山落葉禍福相倚

幸福當襯裡快樂是金履衣


紅葉鋪成天路祥雲冪冪

半透明葉面思念低徊不已

仰望樹稍葉尖指向天地之極

化為春天多情與天為一


年年看著楓紅一起談天說地

攜手散步相望不能自已

當楓紅落滿地抱妳在懷裡

天地靜謐時光停滯只留妳在心底


掉在思慮漩渦裡的大腦


 

掉在思慮漩渦裡的大腦

大仁從不正眼看人,說話時眼睛總是一下子往左瞬間又往右,更像是沒有眼神。和他晤談時,他的音量很小,速度很快,好像只關心自己說了什麼,更像是自言自語。

27歲178公分高,長長瘦瘦,五官清秀,鼻樑挺直,算是非常英俊帥氣的年青人。身上隨時帶著他當健身教練時的沙龍照,和歌唱比賽時的英姿相片。

他因為亞力山大健身中心倒閉後,窩在朋友家的客廳,買了一套電腦想要從事網路拍賣的事業,卻不道要賣什麼,也不會攝影,想說找個行政助理比較輕鬆;要當個行政助理,又說自己打字不快,也說自己其實適合當個明星;在網路上上傳了幾張相片,搞了一個長長的網域,不僅我記不起來,相信也沒有人會找上那個網頁,知道年紀愈來愈大,恐怕要先存點錢再找個經紀人;要存錢要先有工作,也許從事指壓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以前當健身教練時學過,但是經濟不景氣怕沒有生意,也許開計程車比較簡單;要開計程車,但自己沒有車,到車行租車又不划算;實在沒有錢生活,所以想先去當業務員,工作了3天懷疑老闆違法進用,還是儘早離職,以免到時扯上官司;自己長得也不錯,又當過一次臨時演員,但自己又不能隨時可以把喜怒哀樂的表情表現出來,還是當個健身教練才是自己的專長,但是現在的健身中心壓力都太大了,還是網路拍賣的工作好賺。

職管員把小仁介紹給我時,他已失業2年了。他抱怨同仁沒有辦法幫他找到工作,不知道他的困難,不能以他的角度為他著想,他想要換另一位職管員。

我和他也談了1年,他還是沒有找到工作。找了職涯輔導老師和他一起討論了半年,每月也都和他至少討論了他的就業服務計畫,介紹他到就業服務站,接受創業諮詢的課程。努力幫他釐訂計畫,要他嚐試踏出第一步,要決定一個方向,但這似乎對他太困難了。

後來只好承認我又被打敗了,實在對他愛莫能助,要他回家想清楚工作方向後再前來。真不知道要如何對付這顆掉在思慮漩渦裡的大腦,盼望家裡還有支持他的力量,等到他終於想清楚的那一天。(2012)

後記:時間又過了8年,今年2021,他靠著父親的二手計程車偶而打工當保全維持生活,他的問題沒有改變。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死刑該廢除嗎

 


死刑該廢除嗎

有位精神分裂症病人被控在十年間殺了三個人,但都被判無罪,信眾們對此不以為然且大加撻伐,皆認為應該處以死刑。

小和尚:老和尚,我也很矛盾,以受害人家屬立場,殺人者應給予嚴懲,以安慰被害人家屬。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佛陀鼓勵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眾:小和尚,如果殺人者不處以死刑,你看這位殺人魔就用精神障礙為由,害了那麼多人,如果在第一次就判死刑,後面就不會再有二個人受害。

小和尚:但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是以為別人要殺他,基於自衛才會殺人,與假藉精障而殺人是真的不一樣,只是本案也太嚴重了。

老和尚:如果司法體系在第一次事件就能要求強制長期治療,也許就不會發生這個遺憾事件。被害者家屬的傷痛是永遠的,而加害人的家屬又何嚐不是。彼此一定要透過原諒和寬恕才能得到心安,體諒被害人和加害人的痛苦處境才能彼此治療。也許台灣的全體人民還沒有一致的共識,還需要時間醞釀。


如何和老人聊天

 


如何和老人聊天

老小和尚到養老院關懷長者,小和尚手足無措,老和尚隨意和長者聊了起來。

小和尚:老和尚,您聽得懂這位老伯伯的話哦!他說得好高興,您回應得好愉快,可我怎麼一句也聽不懂。

老和尚:老伯伯是從大陳島來的義胞,高齡88,說的是普通話,帶很重的浙江省景寧市口音。我也只聽懂一小部分,更多是用理解和用猜的。

小和尚:哦!那你們幾乎是雞同鴨講嘛!老和尚你不老實喔!

老和尚:是這樣的嗎!與長者聊天,多聽善問,眼神專注,點頭微笑,比什麼都重要啦!

 


同事不友善

 


同事不友善

一位精障者向老和尚訴說委曲:同事們都怕我,不和我說話,他們都瞧不起我。說著說著忍不住傷心,眼淚不聽使喚,噗溯噗溯的湧了出來。

小和尚聽了也難過,急忙安慰:你們同事不知道你的特別,不要理他們。別人瞧不瞧得起是別人的事,當你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有二種結局,要嘛自己累死,要嘛被別人害死。

精障者:可我就心裡難過,晚上要靠安眠藥才能睡覺,早上都不想去上班,日子過得好痛苦啊!

小和尚:那你睡覺前唸佛1,000遍,上班前唸心經3遍,保證你每天生活有朝氣。好啦!不要哭了!

精障者:喔!好,我試試看。

老和尚:相信佛可以幫你當然好,但是藥物要定時服用,維持作息正常,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出門前練習微笑。到公司不妨先從主動和別人打招呼開始、主動幫別人做一些簡單的事。改變別人很困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


延緩智能障礙者提早退出勞動力市場之我見

 


延緩智能障礙者提早退出勞動力市場之我見

簡明山(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執行長)

以智能障礙者的年齡區分,在我服務的經驗上,智能障礙者最多尋求就業服務的年齡區間在18-45歲之間,比較少有遇到有45歲以上的智能障礙者前來尋求就業。18歲以下到15歲應該是在高中職階段,而45歲以上甚少求職的原因,原因有二個:

一、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壓力大

政府訂有「協助中高齡者就業」措施,諸如對勞工本身的補助有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臨時工作津貼、求職交通補助金、職場學習及再適應津貼、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微型創業鳳凰貸款;對僱用中高齡者之雇主也有僱用獎助、職務再設計、職場學習及再適應管理津貼。

以上的補助雖然沒有排除智能障礙者,但是同樣是中高齡也同樣有補助,雇主雇用智能障礙者並沒有比原住民、新住民、單親、負擔家計者或一般的中高齡勞工來得有誘因。中高齡智能障礙者要和前述身份者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不言可喻是多麼地困難。

二、中高齡智能障礙者體力因年老的衰退。

智能障礙者自年輕就業就多以勞力密集的工作為主,諸如清潔、洗碗、排貨架等。二十多年長期的站立、走動及可能姿勢不正確,再加上平常可能不會保養及照顧身體,致使到了中年之後,自然老化體力大幅衰退,因此退出勞動力市場也是多能預期。

因此,對現在已經退出勞動力市場的智能障礙者,其對長期照顧之需求也就非常重要。當然對於還在職場上就業的智能障礙者的日常生活照護與體適能促進,更是預防老化延緩退出職場時間的重要工作。

提供那些支持方案以延緩智能障礙者提早退出勞動力市場,是需要國家整體政策的規劃,與社會及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另一方面也應該重新思考或定位,智能障礙者留在職場的真正意義,例如智能障礙者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如何?就業所得真能養活自己嗎?法定的身障者可以提早退休,又該如何因應退休後的經濟及支持?

工作一輩子難以養活自己

個人曾試著問身邉的朋友,大部份人都想要提早退休,沒有退休的原因也只有二個。一個是沒有足夠的退休金準備;另一個是退休後不知道要做什麼。以智能障礙者而一個月平均賺15,063(103年內政部統計)計算,智障者一年約可賺取20,336元,以工作生涯25年最簡化的計算,如果不吃不喝工作不間斷25年 加上不計算可能的利息收入,約可賺取5,083,763元。

大部份人應該都會同意,光看數字也許不少,但是卻也不可能足夠讓一位智能障礙者養老到百年。所以讓智能障礙者賺錢以養活自己,或甚至於可以安穩退休生活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如果要讓智能障礙者繼續工作的原因是不知道退休後要做什麼?或說退休後還要有人可以照顧他(),也許才真正是讓智能障礙者繼續留在職場的真正原因。

一般而言,身障者在45歲以後即進入成年晚期,重度障礙者在45-60歲之間的健康變化最劇烈(王國羽,2003)。也許智能障礙者因為比較不會照顧自己的身體,到了中老年後在老化的速度上比其他障礙者又要來得更快,受到疾病的侵襲也比一般人更,王國羽在2007年的研究中更以35歲為一個轉淚點,林昭吟及林季平的研究裡更指出智能障礙者與一般人的老化大約提前1015年。這和我的提供就業服務的經驗剛好不謀而合,智能障礙者在45歲以後,大概己是一般人60-65歲的體能狀況,再要維持一份工作恐怕是非常困難了。

因此,我個人是認為不需要延緩智能障礙者提早退出勞動力市場,就讓智能障礙者依其體能及健康狀態、家庭經濟、社會支持等決定是否退出勞動力市場。

幸福生活不是僅靠工作

近期在哈佛大學引起世界重視的「幸福學」指出,根據19世紀美國散文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觀察,大多數人都在忍氣吞聲地過著自暴自棄的生活。其實人都應該追求快樂,所以安排智能障礙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享受幸福快樂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而不是擔心智能障礙者能否養活自己的經濟問題,或是退休老了無聊的的問題。

如果工作可以讓智能障礙者真正享受到幸福快樂,那就讓他()繼續工作;如果不能那麼提早尋求另一種活動(也許是休閒、體育、志工等),才能完成作為一個人真正的價值。

 




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中年失業 - 自我警惕

 


中年失業

「我己經找了6個月的工作,寄出上百封履歷表,一個回應都沒有。」怎麼會這樣?

這是我一位朋友在不得已的時候來找我,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他過了35歲的年齡,是一位下肢障礙者,一直以來做的是電腦測試工程師的工作。

中年失業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議題,有時我也會陷入這無底深淵的害怕情緒之中。因為我也正想要離職,想要利用職場上的最後十年,再做一項不一樣的工作。可是,真的可以嗎?我做得到嗎?我已經快50歲了!

這位朋友這是第三次失業,第一次時只找了一個月就找到和原來一模一樣的工作,第二次是找三個月,但是就在人力派遣公司,三個月後就被要派公司解僱。

是我這位朋友太天真,不知失業危機來臨,這對自己已經是非常明顯的警訊。只是身在其中的人,也許都會想「還好」又通過這一關,日子習慣了就安逸,而不知職涯的斷涯已經在邊緣。

也是臺灣的就業就場劇烈在變動著,只是一般人沒看到、沒聽到、也沒有感受到。

不追求名和利的日子,是否也會讓人不知上進。

這天我面試了三位50多歲的身障者,他們都已經一年以上找不到工作,只好應徵政府短期救助的「失望就業」機會。

他們不是沒有專業技術,而是無法找到可以發揮的職位。他們也曾風光過,也都領過高薪,只是原來的公司搬家了,搬到人力更便宜的國家,於是找新工作時就到處碰壁了。

失業原因有很多,時代變遷、產業變化,後工業社會漸漸遠去,資訊網路時代來臨,不再需要太多的密集勞力,中、底層勞工大量失業,這稱作結構性失業。

台灣四零年代,以代工業創造經濟奇蹟,現在那群像螞蟻一樣勤勞的年青人,現在卻因製造業外移,受限於學歷不足、年紀已過四、五十歲,再也找不到穩定、長期的工作。一般人如此,身心障礙者更是只有淒慘可以形容了。

有人建議說應找自己可以轉換的工作技巧,在穩定時就要努力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術。但是,要學習什麼呢?要如何知道就業市場的發展方向呢?畢竟冠軍的麵包師父只有一位,在後面苦苦追求的麵包師可有成千上萬哪!

最近我也興起離職的念頭,我問我自己「應該要把人生的最後精華十年用在那裡?」這個問題真是擾動一池春水的亂源。

 

當然也有自己不追求能力提昇,等到公司、工廠外移以後,已經沒有適合的工作機會,也沒有可轉移的技術能力,空有技術卻沒有職位。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以及恐懼感;也許對目前這一份工作的依戀;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是沒有辦法下定決心;是被許多中年失業身障者的經驗嚇到。讓我心生警惕外,也感慨萬千。

 

 


最「牛」的當事人 - 考驗我的服務熱忱

 


最「牛」的當事人

簡明山

牛先生(不是這個姓但因為很牛,所以就稱他為先生)面貌普通,幾乎光頭,身材微胖,嘴裡無牙,穿著隨便。一件黑色套頭T恤,深色西裝長褲,褐色涼鞋,走在街上,像是隱形人一般,幾乎沒有人會注意,長得一點都不特別,除了那一雙看起來迷惘又慧黠的眼睛,總是閃露出一絲詭譎。在台北,人多過於螞蟻的街上,有誰會注意他呢!

先生的出現是因為他領有精神障礙輕度手冊,要向勞工局申請自力更生補助。他的病其實應該是痊癒了,已經不吃藥,觀其行為、聽其言詞、與其對話與常人無異,也許只是心裡還認為自己是精障者罷了,只是他的固著性想法及行為,像極了腦袋裝了20公斤水泥。

保有障礙手冊的目的是可以申請各項福利,其實這樣的障礙者不在少數,還有很多是由輕變重,為的是申請更多的補助額度,只要你知道一些小方法。

他是一個生意人,一個類似乞討的生意人。有位兄長,應該過得很不錯,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聽說牛先生的房租是這位兄長付的。牛先生自己租屋在外,月領一千元身障津貼,這麼多年也活過來了,這是許多街頭身障者的厲害之處。

先生隨身總是一個大大的背包,裡面有好多令人驚奇的小玩意,佛珠、佛像、茶葉、佛書等,吃的、用的、看到、聽的都有,真的會讓人懷疑是那裡撿來、偷來的,但他說是買來的。

有些東西還蠻有些許禪意,他自稱是禪心居士、笑笑瑜珈俱樂部笑長、友情愛心會長;禪心藝術茶館、禪心身心靈健康工作室負責人等。他會向我行銷,偶而我會買幾樣東西,像是唸佛機和書。

商品被他亂七八糟的塞在一個背包裡,明明有些貨品還不錯,被他這樣全擠得沒有價值了,同樣的東西沒有定價100元、50元、10元連2元都可以,有人要買,他不計較成本都能賣。

他剛開始只來申請自力更生補助,後來也知道勞工局有職務再設計,再來想申請庇護工場。他曾向監察院、總統府告我,說我欠他六十萬元,因為他申請的補助都沒有通過。

每年都會在季節交替時就來申請補助,一張A4紙裡寫上要申請的三項方案。三個不同業務的承辦人要各自掛文號,以正式公文答覆。我們一致的理由都是:不符資格。而他總是不放棄的,一年要申請個三到四次,任憑我如何解釋,他需要什麼資格和證件,他就是聽不進去、或做不到。

曾經或現在也是這些業務的小主管,也想能幫幫他,但是他就是資格不符,於法理真是愛莫能助。

曾上了一個簽為他爭取勞工局一部淘汰的電腦,據他說還在使用。最近他又不斷要一部中古冷氣。唉!能感同身受他為生存奮鬥的掙扎,但是我應該做到什麼程度?又能做到什麼程度呢?


身障者如何克服障礙,適應職場,扮演好社會角色

 


身障者如何克服障礙,適應職場,扮演好社會角色

簡明山

1.       障礙者是國民,一樣受到憲法的保障,對國家盡相同的義務(除當上軍人)。在社會上一樣貢獻已力,成為社會的生產者之一。

2.      障礙者因為在某部位的障礙,被社會認為是弱勢的一群,事實上優秀的障礙者和一般人的優秀不相上下,在各行各業展露頭角的大人物不勝枚舉,也許是和一般人一樣所以被忘記了、或自己也不認為自己有障礙。

3.      有部分的障礙者確實因為障礙程度、低學歷、高年紀而成為真正的弱勢,依據勞動部的統計調查,身心障礙在近2年有受到不平等待遇的面向是第一位不平等是求職曾占 39.89%;第二位則是面試不平等占 24.24%

4.      以障礙類別而說,慢性精神病患者求職遇到不平等對待比率 50.36%最高,智能障礙者 46.55%次之,另肢體障礙者及頑性(難治型)癲癇症的比率亦達 4 成。

5.      你如果感受到別人在歧視你,或對你有異樣眼光,通常你會退縮變得更加自卑,不然你會感到忿忿不平,這二種情緒對你融入人群參與社會都沒有好處,三個建議給你:

(1)  當成不知道,繼續你的日常生活,表現得和一般人一樣,甚至要更好。

(2)  運用其他的場合或寫文章,分享你的感受及經驗,間接影響其他人,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3)  如果你有公開倡議的場合,請大聲疾呼政府應該加強對所有國人進行宣導,要從教育著手、從制度上改革。

6.       身為障礙者一員,實際面對個人的的不平等對待時,通常也只有默默承受,因為當面爭執往往是沒有結果的,而且心存歧視的人通常也不會自我反省,更有時是從小就自然而然的看不起別人,就像是有人隨手丟一張垃圾吐一口痰一樣自然。建議用實際努力的成果來證明「障礙者的表現」是最佳的方式惟有在日常生活、就學表現、工作成效上盡力呈現給身旁周遭的人「佩服」。

7.      身障者要成為社會的一分子,惟有盡力參與社會上的所有活動、主動融合於身旁周遭的人事,接納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勇敢面對自己的不方便,讓社會看到我們一樣能發光發熱貢獻社會。


中高齡求職者的困境與機會

 


中高齡求職者的困境與機會

簡明山  5/11/2021

中高齡者求職者的障礙因素:

l   心理障礙:擔心害怕、惰性、尷尬、拖延、自信心不足、財務壓力、沮喪、失落、失敗、矛盾、猶豫、憂鬱、孤立、人際疏離,最重要的是自尊心受傷。(一直看手機等電話、不斷的收email,怕漏過任何一通通知面試的訊息、不斷懷疑履歷表沒有寫好、害怕看到被拒絕的信;但是,收到面試通知也擔心面試時表現會不好,緊張焦慮怕又是一場空、不甘心只有這種面試機會,放不下的自尊顯得有一點傲氣)

l   生理/行為障礙:作息不正常如熬夜、黑眼框、精神不濟,不修邊幅行為邋遢、沉迷手遊電玩、酗酒等,情緒不穩易怒,容易有家暴。

l   技術障礙:如何書寫或回答以下問題,年齡這麼大適合這工作嗎?履歷表要如何適切表達,寫豐功偉業說高傲,寫得太low顯得沒有尊嚴,爭取不到好薪水、這麼大年紀了還要面對兒子一樣年齡面試官的考問、以我的經歷這個工作簡直就是大材小用、我的能力只能做這樣的工作!領這樣的薪水!我的體力到底行不行!找工作的這麼長的職業空窗期要怎麼合理化?

l   社會障礙:歧視、大部份中高齡者仍就以「低階勞力密集」如清潔、社區保全、照顧員、居服員、臨托員為主,呈現出中高齡者的結構性悲傷與創傷。

在中高齡求職者中,被資遣、被開除、辭職及在職找工作者之間,以上的障礙情形在程度及內容上,可能又大不相同。

建議的正確面對方式:

l   心態4歸零:

n   成就歸零:不論你以前有多大的成就,多少的戰功鏢炳,為企業立下多大的實際績效數字,或你有多高的同業知名度,一旦重新找工作,成就就當作參考吧!留在心裡,不用強調,找到工作了,別人發現了,也笑笑就好。

n   經驗歸零:也許你覺得要放棄自己的原有專業相當可惜,我也會這樣建議你,於是你還是會在同業中找工作。但是在前一個公司的經驗,不一定能用在未來的公司,所以讓自己的經驗歸零,強調它是參考,是自己的智慧的原料,不會成為干擾未來工作的渣滓,可以用「可轉換的工作技能」重新面對新工作。

n   情緒歸零:在一定的成就與名聲後再重新找工作,尤其如果是遇到以前的舊部屬,會非常尷尬或是難堪。也許不會這麼不堪,但縱然如此,要重新認識自己,也許是以前自己沒有學到本業以外的技能,也許有其他自己不足的部份,讓自己願意重新再來。

n   付出歸零:過去就過去了,以前種種就如昨日死,以前自己再怎麼努力與付出,再怎麼地厲害也是過去了。發現自己的核心能力,找到自己願意投入的工作,應徵一家不錯的公司重新再來,人生沒有什麼來不及的事,只要你願意開始。

l   調整自己:在重塑自己以適應工作和找到適合工作之間,找到一個美妙的平衡狀態。

l   管理自己:找工作至少要像「在工作」一樣認真地解決問題,把「找工作」這件工作做好。

l   運用政策工具:中高齡就業服務法

政府也許可以這麼做:

l   辦理中高齡失業/求職的支持團體、職前準備(重新再出發)訓練營

l   加強鼓勵企業釋放像是「顧問」、「教練」這樣的工作機會,它不必是全職工作,只要是部分工時,在某些場合出現,如會議、一對一指導或諮詢的工作上。

結論建言

最後建議你,目前不論是否有工作,打開自己的履歷,嚐試為自己重新嚐試找工作,不必真的換工作,但是可以試一下,你到底還會有多少個工作機會?還有多少的「市場價值」?

無論你是否真的失業,在企業裁員後,許多被留下來的員工有「倖存者憂鬱」,或許在快速變遷的現代勞動力市場,每個企業勞工都有類似的焦慮。


泡泡龍找工作 - 是同情也叫無奈

 


泡泡龍找工作

在我服務的許多困難個案中,有一位年青的泡泡龍,大約30歲。你知道什麼是泡泡龍嗎!只有在新聞媒體上聽說過吧,我可是經常要接他的電話,聽他的抱怨,要處理他像火山爆發一樣的情緒。

他要是很煩就會揚言要殺了他父親然後自殺,他怪這個社會都不給他工作機會、當然也埋怨政府不幫他找一份工作,他說馬英九為什麼不乾脆立法,讓全部的泡泡龍安樂死,免得活在世上受這些痛苦。

泡泡龍是一種罕見疾病,台灣大概不到100位患者,沒有特別的藥物可以治療,終其一生要忍受皮膚不斷起水泡、破皮,乾涸,然後不斷重複。看到嚴重發作時,不明瞭的以為是「長瘡化膿」的癩哈蟆病,明瞭的還是會覺得噁心不舒服。他從小所遭受的歧視和被欺負不知道有多少,內的自卑和怨恨又豈止比山高、比海深,比起我這個小兒麻痺患者的辛苦不知多上幾萬倍。

他和70多歲的父親住在一起,父親是退休老兵,相當節檢,為了省電費,不淮他在8點以後吹電風扇,想吹冷氣就是妄想了。他父親可是會直接把電源關掉,直接把他趕出去的那種。和他父親通過電話,那是在他揚言自殺,並把手機關機,在通報了自殺防治中心與警察局之後。他父親對他真是只有抱怨,說他不去工作,整天遊手好閑,對他非常不禮貌、不孝順,還要我不要理他了。

他的工作能力是影印,而且還不能太趕;他不會一般的行政文書作業;他不能連續走超過10分鐘的路,腳會起水泡;他不能寫超過100個字,手馬上破皮;他不能曬太陽,否則全身會痛癢難當。他車開得非常好,也喜歡開車,但是開超過30分鐘,手掌會溼黏。他曾經想要開計程車,但是沒錢買新車,舊車又付擔不起油錢及維修費。就業服務員一直幫他找工作,他以他的經驗告訴就服員,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就服員不得已告訴他,如果他願意到就服員辦公室幫一些小忙,可以給他一點零用錢,他感謝就服員,不過抱怨停車不方便,怕向朋友借來的機車會被偷,而且當停車要搬動其他機車時,會讓手痛得抬不起來。我把政府可以補助企業最優渥的條件,特別保留給他,還是沒有雇主願意僱用,或說他也不願嚐試。以他的立場,縱然去嚐試,不過三天,也會立即因受不了而離職。

他希望到我辦公室當小助理,協助我作一些小事,要求我只要給他一、二千元生活費就可以。在公務單位裡我不敢有這樣的動作,還讓別人以為我這麼恣意妄為,也擔心同事會害怕、會受不了這隻像是隨時會爆炸的火爆泡泡龍,辦公室也沒有這種空間,縱然我願意,長官也不會接受。

唉!長長一口氣,真不知道可以為他作什麼。我非常了解、同理他的處境,也知道他確實被病和家庭壓力折磨著,讓他無力跳開牢籠,讓他成為憤世嫉俗的人。但是我到底可以、應該做什麼呢?如何繼續他的服務計畫呢?怎麼為他找一個適合的工作呢?這真是在勞工局工作到今天遇到的最大難題。


明山2010/7/1

後記

他沒有真的自殺,後來在他的表哥那裡找到一時的安身。但是聽他說,他的表嫂和姪子也都瞧不起他。


熄了火的愛情

 




熄了火的愛情


在看不見盡頭的階梯

用楓葉排成一幅我愛妳

曾經手牽手不分離

如今妳在那裡

流著淚吶喊著對不起


那一年那一天散步在河堤

妳的犧牲我的諾言永不放棄

二十年來像是一場戲

美好的畫面情節是昨日的潮汐

妳是否仍把我記在心裡


忙碌的城市滿滿看不清楚的日曆

天昏地暗吞了咖啡和米粒

該死的忘了妳的美麗

卻懷念著妳溫柔的胴體

想著卻熱情不再的矛盾和執迷


每一次的見面像是對過往的襲擊

一寸一滴把愛的火逐漸澆熄

難過心痛得喘的奄奄一息

愛情是不是沒有了意義

是不是只剩下了恩義


深情

 


深情


深情看著妳的眼睛

清澈明亮妳懂我的愛情

感受著我狂跳的心動

等待千年終於找到永結的約定


歷經風霜日曬雨淋人們笑我好任性

不要天長地久只要今生與妳同行

期待一字一句一言一行隨時的回應

妳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牽著我的愛憎


愛妳一生是我不願跳脫的窟窿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想妳想得數不清

不能常伴身旁的孤寂身影

猶如雪下冰凍三千尺的寒冬


想要再次擁抱妳在下一個黃昏日昇

想要再聽到妳的呢喃在我的綿帳

想要再撫摸妳的溫柔輕吻妳的眼睛

有沒有機會我能不能支撐


見妳一面是我最後的夢

若見不著妳我熱血將如山崩

想著我淚眼如海湧

我這深情將枯竭永埋在冰原山崚



值得在乎嗎 - 媽媽放不下的愛

 


值得在乎嗎

「洗衣機裡的衣服要晾;冰箱裡的高麗菜要煮;嬸婆的女兒出嫁記得包紅包」。一位老婆婆在病床上,虛弱無力叮嚀已經四十歲的兒子。

「好啦!知道了。妳好好休息」。兒子有些不耐煩的口氣應付著說。

「兒子啊!我活不久了,你要懂得處理大小事,我很擔心你啊」!老婆婆心疼惟一的兒子,總是照顧得無微不致,又擔心他無法自立生活。

「老菩薩,您病得嚴重了,還這麼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您甭擔心」。小和尚陪著老和尚跑遍大小醫院,類似的情境看過無數。

「小和尚,如果他積極、勤勞一點,趕快娶老婆,我死了才能放心」。老婆婆一生掛懷著兒子,連病危都放不下。

「老菩薩,您都要死了,眼前這些事,值得在乎嗎」?老和尚只好下猛藥,老婆婆最後悟道的機會了。

下棋 - 世間事了然於胸

 


下棋

「世事如棋,變換莫測。一錯子,滿盤輸」。公園裡下棋的阿伯,對著一盤被將軍的棋局,嘆息地唸唸有詞。

「河界三分闊,智計萬丈深」。和阿伯奕棋的阿公,眉毛上揚,聲韻有致,驕傲的語氣。

「下棋就只是下棋,何來輸贏與智計」。小和尚以禪心對凡心也來插一句。

「世間事反應世間法,世間法鏡射世間人,世間人難懂世間法」。老和尚對著小和尚開示。

臺北市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十年路

 



臺北市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十年路

專業、敬業、深耕、前進

簡明山記於2007/12/9

(臺北市政府勞工局第三科職業重建管理組執行長)


其實勞工局自民國82年即由就業服務中心開始投入身心障礙者的社區化就業服務,當時即由就業服務員負責為身心障礙者媒合工作。隨著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修訂及身心障礙者就業需求的逐年增加,只依賴政府的服務漸不能滿足求職者的殷切的期待。勞工局自86年依身心障礙保護法(以下簡稱身保法)自社會局接管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專戶,即於87年增加本局就業服務人力,並開始補助民間單位從事社區化就業服務,也正式開啟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的新紀元。


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專戶在社會局時代,事實上是以社會福利的角度從事勞工就業服務,於身保法之修訂才對於職業重建有了初步定義,在勞工局接管之後才擴大發展身心障礙者就業的各項專業服務,例如支持性就業、職業輔導評量、職務再設計及就業適應等服務。而職業重建的落實卻是在91年4月由本局成立職業重建管理組才算正式開始建構。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的真義是透過有系統且專業輔導及相關資源支持,協助身心障礙者進入職場或重返職場,並期能藉由就業活動,與社會的互動,使其能自力更生,公平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職業重建的目標為創造無障礙的就業空間,消弭就業歧視,促進工作機會均等,提供身心障礙者個別化適性就業為目標,以確保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


自86年勞工局擁有令各縣市羨慕的龐大身心障礙就業基金開始,其發展歷程約至今可分為草創期、成長期及發展期,現今更面對諸多挑戰,例如身心障礙就業基金收入逐年減少、就業機會亦難開發、身障個案愈來愈困難服務等,什麼時候可以進入穩定期仍未可知。適逢勞工局正式由身心障礙者保護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前身)接管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十週年,僅以此文紀錄這十年來的發展脈絡,也紀錄其中些許感動的故事,作為日後回顧反省之用。


阿翔(化名)是一位原位民,於86年時值20歲來台北從事大樓清潔工作。因為工作時鋼索不知何故斷裂由12層樓高的工作檯上摔落,連續撞了三個遮陽蓬後掉落地上,雖然保住了一條命,但卻成了必須終生依賴輪椅的脊髓損傷者。原本同居的女友因為無法負起照顧的辛苦黯然離去,更加重了阿翔的痛不欲生。原鄉在南投的他很想回家依偎在媽媽的懷抱,但是山上巔坡的地形卻阻隔了他的回鄉路。身體的殘缺和感情的失落讓阿翔歷經三次自殺,最後由醫院社福室轉介至脊髓損傷者的自助團體輔導,一段時日生活重建完成便鼓勵其至就業服務中心嚐試找一份可以謀生的工作。無奈,阿翔的障礙程度嚴重,且只有國中學歷,也沒有其他技能,再加上社會上仍然存在者許多環境障礙,讓阿翔在不斷的求職過程中挫敗,喪失了自信與活力。


阿翔的故事正說明了臺北市早期中途致殘者的悲苦與辛酸,勞工局也於此草創階段開始推動社區化就業服務。在就業草創時期,重要的工作是涵養民間實力,就業服務專業更要根植民間,因此於87年7月至88年6月補助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臺北市立療養院(現為臺北總醫院松德院區)、臺北市私立育仁啟能中心及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身心障礙就業服務。本局同時於87年底嚐試為提供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服務(以下簡稱職評)及職務再設計補助(以下簡稱職再),職評服務在88年只服務了37人次,89年服務量略增為115人次;職再一開始的服務量也不多,87年只有13件、88年11件、89年更少只有8件。在此階段,本局的職業重建服務是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逐步往前,一方面借重民間專業人力的投入,一方面在人力運用上慢慢達到高峰。


90年起為因應「政府採購法」的實施,並考量當時求職者或亟需就業協助之身心障礙者多和阿翔一樣為重度或多重障礙個案,需要發展個別化就業服務,特別是是支持性就業服務,因而採公開招標以勞務委託民間24家社會福利單位共71名就業服務員辦理社區化支持性就業服務。當時1名就業服務員平均1年服務30名身心障礙求職者,成功推介就業達4成,穩定就業三個月達7成。也為阿翔和其他許多個案順利媒合成功就業,也為阿翔申請到一部輪椅直上式的子母機車作為代步的交通工具,輔導其考照並找到作業員工作。


在本局發展職業重建的過程並不是非常順遂,逐步對於職評能提供的服務效能也開始進行內部的激烈對話。於社區化就業服務,雖然當時的就業服務人員都是社會工作背景出身,均學有個案管理的理論與實務,再幾經專家的指導,在88年2月採內部分工的方式辦理身心障礙個案管理服務,但仍因個案問題過於複雜多元,實施成效不大而於88年9月暫時停止辦理。但有感於對於個案管理專業知識仍有不足,於是成立專案規劃小組,一方面研讀國內個案管理及職業復健諮商相關文獻,另一方面則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共同研商身心障者就業服務個案管理模式。


小明(化名)是一位聽、語多重障礙重度,在86年2月首次前來本局就業服務中心求職時年35歲已婚。那時外表整潔高挺,可當面溝通(有戴助聽器),但無法電話接聽,自85年參加殘障特考後即無工作。就業服務員於1年中陸續協助他開發許多工作,例如學校、電腦公司、倉管、社福基金會等不下20個,除了被雇主以溝通不便拒絕外,小明對工作薪資及工作內容的要求頗高,一定要行政職薪水要有三萬元,而且工作必須經其妻同意。期間就服員曾推介成功至保險公司擔任打字工作月薪2萬元,三個月還是因為薪水低而離職。因為對工作總是不滿意,小明不斷透過陳情希望能到公務單位上班,但都基於本身工作能力未能符合條件,沒有公務單位願意以臨時工僱用。很不容易小明找到攝影公司擔任行政助理的工作,但是第一週表現還好,第二週開始就把公司的所有文件弄亂,雇主立即將其辭退。小明的就業情形是有工作意願、工作能力有所缺損、對就業條件有一定要求、推介就業、離職或被解僱、不斷陳情,這是他多年與本局的互動模式。


在小明的服務過程中,如何在適當時機運用何種專業方法,才能達到讓小明穩定就業的目標,一直是各專業之間協調的難題。一位身心障礙者能穩定就業的因素很多,例如就業意願、工作能力、雇主認知、就服員的專業程度、職評員的評量準確性及整體勞動力市場的工作機會等。身障者就業成功的績效要算是誰的功勞,如果失敗了到底是誰應被檢討改進,其實到目前仍無一定答案,或許我們只能期待專業人員只要有身障者就業未能成功,都要持績反省追求專業的成長與進步。


小明在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領域幾乎無人不知,對就業能力沒有現實感的障礙者,是就業服務員最感頭痛的議題。我們會透過諮商技巧、職業輔導評量或有限度的讓個案嚐試失敗,以教育障礙者體認現實;我們也不斷辦理專業職前及在職教育,以提昇就業服務員的能力;也透過立體或平面媒體,持續宣導障礙者的就業成功故事,期讓雇主認識障礙者的就業能力;也訂定若干獎補助措施,希望降低雇主的人事成本,進而願意讓障礙者有工作機會;甚至也公告不足額進用雇主的名單,強迫大企業要僱用障礙者。我們沒有能力的是讓經濟更好,讓就業機會變多。


89年9月將原屬於就業服務中心身心障礙就業服務相關人員,移撥至本局第三科管理,並於第三科下成立股6組(包括「綜合管理股」、「獎勵補助組」、「就業開發組」、「就業服務組」、「就業服務組」、「職業輔導評量組」、「資源發展組」、及「視障者就業促進組」),持續並擴大辦理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工作。就業服務組經過一年個案管理的研究於90年3月規劃本局「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個案管理系統」,於90年4月正式試辦,同時為配合個案管理業務的推動,本局直接就業服務人員分成一般性就服員4名、支持性就服員6名及個案管理員9名。共19名就服員服務了1,928位身心障礙者,服務比高達1:101。90年同時也委託了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市立療養院、榮民總醫院、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職評服務,在90年即大大提昇了職評服務量,達到歷年的第二高共826名身障者接受了服務。


阿新(化名)是一名智障合併語障的多重障礙者,出生後不久父親即離家失聯,母親在他幼年時過世,阿新與哥哥由祖父母撫養長大。祖父母日漸年邁,為了分擔家計,阿新曾從事過水電行學徒、餐廳服務生等工作,但工作一直不穩定。經過評估先進入職業訓練班接受訓練,結束後由社區化就業服務員推介就業。工作期間的穩定表現,使阿新建立了自我肯定,在面對新的挑戰時,也較從前多了一份自信。因此即使祖父母在近年來相繼過世,獨留阿新和哥哥相依為命,仍能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隨著就業時間越長,阿新益發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阿新明白,即使身為一位多重障礙者,只要肯努力,人生就能無畏無礙!


從事就業服務的我們能看到如阿新這樣生命歷程坎坷的身心障礙者,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最後穩定就業,是我們最大的鼓勵與安慰,也是我們堅持從事就業服務的理由。就業服務的經驗告訴我們,困難就業的身心障礙者多半超過40歲、障礙程度較重、學歷偏低,於是在90年本局開辦「頭家寶障─訓用合一」補助方案(於91年更名為頭家寶障─訓用留),協助40歲以上,經工作現場訪視確實是更弱勢的身障者,本局提供雇主6個月的補助。旨在降低雇主的人事成本,爭取身障者的就業機會,讓原本可能不被勞動力市場接受的障礙者,仍有一線希望。這項補助方案,後來中央更加以補充擴大,在各縣市政府仍屬於空前的就業協助措施。


隨著時間推移,原一股6組的整合協調卻出現連結困難,尤其是就業開發組所開發的工作機會,與就業服務組服務個案之間媒合率極低。為整合「流程管理」、「服務時間管理」、「資源管理」以提供更完善的就業服務,故於91年4月成立職業重建管理(以下簡稱職管組)。原先職管組服務量僅預定300位,不料卻因宣導活動造成個案量大增至977人,職管員的年度服務比激增至1:195,明顯服務供給與需求之間失衡。而此時職管員依賴職評的機會增加,於是再增加委託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職評服務,服務量即達到歷史高峰,91年共926名身障者接受了職評服務。而社區化就服員亦不得不於92年再增額委辦民間就業服務員。為了落實職管制度,也是放手讓民間提供第一線就業服務的時機成熟,本局自92年4月1日以後更全面停止辦理直接服務,專心辦理職業重建業務,對於民間就業服務則進行品質與行政的考核,及加強辦理各專業的課程培訓。


升學壓力排山倒海而來,阿山(化名)終因無法承受而出現幻聽、精神恍惚、自言自語等情形,經送醫院後,醫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此後阿山即休學在家專心養病,母親為照顧他也辭去工作,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陷入困境。經過2年的治療與重建,阿山的病情漸趨穩定。阿山接受為期2年清潔類庇護性就業服務方案的工作訓練,庇護性就業服務員的協助下順利進入職場就業。此後藉由社區化就業服務員的支持與協助,不但適應工作環境,且因工作表現良好、與同事相處融洽,收入穩定且從原本的家庭負擔人口成為生產人口,他的母親也重新回到職場工作,不僅家庭經濟獲得明顯改善,同時也恢復到原有的安定生活,也讓雇主更放心的進用精神障礙者。


為了服務每年近2千3百位的身心障礙者、行政體系內部的若大公文量及各項法令的規範、也為了讓各專業能分工既整合,本局發展出一套詳細完整的派案制度以應付龐大的委託業務及負責身障者服務品質的控管。以阿山為例,確實是整合了職業重建各個不同專業,也橫跨了醫療與勞政部門的合作,對於精障病友既有完善的精神醫療及專業的就業服務為後盾,是一個無間隙轉銜的成功案例。到此成長階段也證明本局的努力與用心,已經擁有面對各種困難就業身心障礙者的處理能力,尤其在面對精神障礙者已能胸有成竹;在專業的整合上也有了相當的經驗,在整體職業重建各專業人員的素質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92年本局委託的社區化就業服務員達到101名,總服務個案數為1,745位,其中新開案數即達1,185位占67.9%,成功就業人數708位就業率40.6%,職評人數也達524位;93年總服務個案數為2,333位更是歷史新高,其中新開案數即達1,665位占71.4%,成功就業人數1,036位就業率44.4%,職評人數略降為476位。在此成長階段因為專業的發展帶動了身心障礙者求職人數的增加,而身心障礙者就業人數也相對提高了。


在本局努力發展專業及內部整合之外,對於外部跨局處的整合亦沒有忽略。為了協助精神障礙者就業,於91年由鄭村棋前局長主動向衛生局提出「永績精贏」計畫,由衛生局創造內部職缺並僱用精障者,再由勞工局補助人事費及提供專業服務的方式,共有20個職缺永遠開放給精障者就業,也創造出了至今仍是全國唯一勞政與衛政的成功範例。這必須突破多少困境,回憶起來真是會令人心酸,行政體系的人際溝通、專業智識的交流、法令規定的研議、經費流通的難上加難、實施策略的運用,到最後成效的確保,只是可惜這模範到現在僅出現這麼一次。


在本局逐步發展完整職業重建管理體系時,發現了台北市有近4成的身心障礙者設籍或居住在台北縣。為了讓資源有效運用,也避免資源重複置放,三次拜訪台北縣政府勞工局許副局長秀能,洽談各項合作事宜,首先建立了職業重建服務互相通報轉介流程,接著合作分工辦理專業人才培訓,目前完成了職評互相承認、相互協助的機制。並無條件將基隆市身障者就業服務納入體系,只要基隆市的身障者在本市求職,職管體系直接開案服務,以等待基隆市各單位的專業服務齊備。另,本局對於其他各縣市其他單位的詢問知無不言,並不諱言提供本局各項計畫方案實施的困難與缺點。本市雖然擁有大部份的身障就業基金,對於各項know how並未藏私,仍有以全國身障者為服務對象的胸襟。


對於視障者的多元就業機會本局一直以來也沒有放棄,雖然在法令上保障視障者按摩,而且按摩技術儼然已成為每一位先天視障者隨身必備的謀生技能,縱然從事按摩的收入遠比從事其他行業來得容易與優渥,本局仍希望能提供更完善、與多元的服務能讓視障者有更多的機會選擇,開辦視力協助員即是努力之一。本局視力協助服務之範疇主要須與就業相關,凡受僱於本市公/民營事業機關(構)、學校、團體之視障朋友,若在職場上面臨的問題無法透過科技輔具處理,而需要人力協助時,例如:校對資料的正確性、工作相關資料報讀、分類與整理、繪製表格或圖形…等,均可以自營業者身份或透過雇主向本局提出申請。對於傳統按摩業的服務,本局亦不敢稍有鬆懈,雖然在按摩市場上遭遇到各種挑戰。本局社區化就業服務以結合民間視障團體資源,一反傳統按摩站駐點、駐店的設置模式,積極為身心障礙朋友開創新的就業契機。


小王(化名)為一名視覺障礙者,領有丙級按摩技術士證,在以前自己開店經營按摩站的年代裏,一開店即使沒有生意上門,也要被動的等著客人上門,每天的工作時間很長,常常因為沒有客戶上門及固定的收入來源而煩惱,不僅須時常奔波,連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都很少,更別談有休閒活動。經由企業進用視障按摩師的計畫,小王於某家公司擔任企業按摩師,與公司員工享有相同待遇福利,例如員工旅遊、勞健保、基本工資等福利,也開始讓其有穩定的收入及安定的生活。


自93年起至迄今,已有臺灣電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04人力派遣中心等企業僱用約130名以上領有合格證照的視障按摩師進入企業體中工作,且多持續穩定就業。此模式除跳脫傳統按摩站的經營模式外,亦讓視障按摩師的就業生涯因此有所突破與轉變,不再侷限自行創業、被動等待客源,且因工時固定,因而為女性視障者創造了就業的新契機,提升與扭轉視障按摩師的就業形象,讓視障者從事按摩更有保障。


94年委託的社區化就業服務員降為99名,總服務個案數為2,122位,其中新開案數即達1,364位占59%,成功就業人數946位就業率41%,職評人數則為518位;95年委託的社區化就業服務員再降為85名,總服務個案數為2,105位,其中新開案數即達1,302位占61.9%,成功就業人數848位就業率40.3%,職評人數再提高為535位。在此發展階段正步調整供給與需求,努力尋找到二者的平衡點。


經過多年的直接服務,本局也意識到必須適時回顧檢討成效,因此於94年委託學者進行「社區化就業服務採個案委託之可行性研究」,於95年委託「臺北市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服務模式之探討」,主要的目的是檢視過去服務的績效,也探索未來可能的前進方向。更於96年組團參訪美國加州及華州,實地了解美國的職業重建制度,並訂下未來「臺北市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的中程藍圖」,並擬於97年成立「輔具中心」及委託辦理「職務再設計成效研究」,對於中途致殘的職災勞工本局業已訂定「職業災害勞工個案管理服務」中程計畫,亦將在明年實施。在此發展階段除了努力創新服務,也藉由回顧找到未來的可能的方向。今年又適逢身心障障者權益保障法的公佈實施,對於整個職業重建體系產生了新的影響與衝擊,因此在何時能進入穩定階段,實不敢判斷,或許永遠會在時空變化下,持續不斷在計劃、執行、檢討、修正的路上努力。



簡明山社會工作師事務所服務項目

簡明山 社會 工作師事務所 服務項目: 個人行為、社會關係、婚姻、家庭、社會適應等問題之社會暨心理評估與處置。 個人、家庭、團體、社區之預防性及支持性服務。 個人身心靈成長、藝術療癒、壓力舒緩及纏繞畫教學。 生涯諮詢、職涯諮詢、職涯輔導、職涯教練等服務與教育訓練。 身心障礙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