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我的成長史

 成長來自自卑與超越

2010/09/25

不好意思的外號

他有一個外號叫「丟丟」,是一個女同學給的。他患有小兒麻痺行動不便,平時依賴二隻拐杖才能行走,他不時都感到自己不如別人,而且非常容易生別人的氣。就有同學特別喜歡捉弄他,因為無法和同學追趕跑跳碰,所以生氣時手邊有什麼就丟什麼,有時候連自己的拐杖都丟出去。

自從畢業離開學校,咸少和同學再連絡,這樣不光榮的外號自然不好意思提起,不說、不提、不想並不代表就從此消失,反而是跑到心裡深處,只當夜深人靜回首前塵時,忽然又會冒出來刺痛自己一下。


出生背景

他小時候家裡經濟困窘,和二妹是奶奶在鄉下帶大的,記得老師只收一份營養午餐錢,就讓他和妹妹二人溫飽。他們和奶奶相依為命直到父親接他們到台北,那年他虛歲十四。

剛來台北,母親帶他到「厚德國小」辦理轉學手續,卻因為成績都是「丙等」,沒有一個老師願意接受,除了有一位闕月雲老師。她不僅接受了他,還當同學面前讚揚了他的用功與進步。那一天全班同學鼓掌的神情,種下了他日後喜愛讀書的種子,只是這種子直到多年以後才發芽。

國中畢業後,因為父親肝硬化發病,他主動去當珊瑚雕刻學徒,希望賺很多錢,減輕父母親養四個小孩沈重的家計。難以預料地,在以雕刻技藝追求金錢的遊戲中,他輸了,而且輸得好慘,讓他一蹶不振。


變遷時代獨行的未來

中美斷交、美軍徹台,台灣被國際孤立,沒有了觀光客,加上環境保護的聲浪,讓珊瑚雕刻的行業沒落消條,他的「師父」只好關門歇業。到此,他理想成空、一事無成。他只能經常獨自在淒風慘雨中,讓淚與雨水混合交融,他拒絕家人與朋友,只願千山獨行,不必相送。


第二個職涯與志業

現在他的朋友五湖四海、政府高官及販夫走卒都在他的朋友名單裡。他算小有成就吧,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在政府機關裡當一個小主管,領導一個30位同仁的部門、在專業工作的領域裡小有影響力、曾在大學裡教過書,在社區大學有一群跟著他的志工、還曾擔任非營利組織協會的理事長、眾多人民團體的無給職顧問、偶而還受邀到學校、縣市政府演講、一年要服務近二千位身心障礙者、經手的經費預算也幾近一億新台幣、至今和他擁有交換過的名片超過3千5百張


自卑是為了超越

他的障礙反而是他成長、進步的動力,障礙讓他更容易深入自己的內在,更加能同理、尊重及傾聽別人的處境與需求,障礙沒有變化他成長的絆腳石,反而是他職業生涯、人際關係成功的重要因素。

他人際關係這麼好的最原始因素是參加社團。振興社會服務團是一個非正式的組織,由一群健康的學生發起,結合一群肢體障礙者各處去育幼院、安老院關懷當志工。於是他認識了許多朋友,他知道障礙者不只他一位,還有更多更多比他需要幫忙的人。

這非常配合他經常不由自主地關心弱勢者的天性,他會不動聲色、不著痕跡地幫助別人,例如在寒風中挺著大肚子賣臭豆腐的婦人、推著小攤子到處賣粉圓的阿伯、到處翻垃圾筒的遊民、賣玉蘭花的小女孩、在身旁的困苦無依的鄰居、失業無助的身心障礙者。他已經長達7年利用假日,帶領一群志工固定到新竹一家安養院陪伴老人與餵食。


成長需要家與好朋友

在初入社會時,他的父母親替他改裝了一輛四輪機車,增強了他的交通能力。他可以到處兜風欣賞風景、各地觀察男女老幼。他說他發現台灣還真大,怎麼有那麼多到不了的地方。原來一山過後還有一座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立志要認識、體驗這廣闊無垠的世界。

為了不辜負老師對他的期望,他利用當學徒期間,向師父爭取晚上半工半讀,就在永和的復興美工科學習繪畫的知識。三年後通過高職的同等學歷鑑定,畢業後同一年考上實踐專校夜間部社工科,在經過七年的夜間半工半讀求學生活,終於擁有大專學歷。

唸書時,有一個同學兼好朋友林漢洲,願意借他錢,讓他買了一台當時正流行的286電腦。當時可只有在學校的電腦教室才用得到,他讓同學們非常眼紅地,就放在宿舍裡自主學習。他很自豪地說,沒有上過正式的電腦課、沒有交過學電腦的錢,就把文書處理的能力學會了。日後這樣的好學成了習慣,到目前為止,電腦文書方面的技能還一直是辦公室裡的佼佼者。


勇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氣質

在成為助人專業的社工員二年後,台南一位林信堅牧師看到了他的努力與潛能,為他爭取到一個交換青年的機會。在他一句德文都不會,英文不流利,而且從沒有出國經驗的時候,單獨前往十幾萬公里以外的瑞士,他的勇氣恐怕連一般人都要敬佩。這一年裡,他不僅學會了德文,還學會滑雪,更見識到先進國家的進步與繁榮。還曾到歐洲自助旅行,遊歷德國、荷蘭、奧地利和義大利等十數個城市,增加了他的知識,擴展了他的見聞。

因為他是障礙者,讓他深深體會到自己的一生都會因為行動不便,而對自己的內在精神與社會的外在變化,產生與他人不同的看法,而這些觀念與價值更會左右他的一切,他更是小心謹慎地選擇正確的人生觀。


我的勇氣來自底層勞動

他除了承襲了父母親來自勞動階層的價值觀,例如:『要勤儉才會出頭天』、『好天要積雨來糧』、『做人要正直,不能歪哥』等以外,也在父親威權教育和母親堅忍精神的影響下,慢慢體會了要努力、要上進、要能把握時間才能精進的道理。

繼續讀書是他一生至今最重要的自我投資。在專科畢業後八年,他又重拾書本,以專科生的學歷考上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真正成為一位學有專精的專業人士。他說研究所的訓練,讓他更了解自己,更懂得精練文字,更喜歡閱讀與思考。讓老師種下的種子,成為一棵不斷成長的樹。


感謝生命中的貴人

他己經不會再丟東西了,他的脾氣與修養已經非常好。他也說他的故事不值得宣揚,他一生中有好多的貴人,父母親是、老師是、長輩是、同學是、同事是、妻子女兒是,就算是那些故意捉弄他的同伴,和給他不斷出難題的個案也是。讓他一個鄉下的窮小孩,有份不錯的工作,可以成家立業,這也要歸功於社會給他的挫折,讓他不屈不撓的個性得以發揮,他說這也是他的幸運,他也要感恩還好他只是一位小兒麻痺患者。

要分享他的經驗讓他有些難為情,不過他想,或許讓幼小的障礙者或年輕的朋友們,若能從中獲得些許啟示,那也就義不容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簡明山社會工作師事務所服務項目

簡明山 社會 工作師事務所 服務項目: 個人行為、社會關係、婚姻、家庭、社會適應等問題之社會暨心理評估與處置。 個人、家庭、團體、社區之預防性及支持性服務。 個人身心靈成長、藝術療癒、壓力舒緩及纏繞畫教學。 生涯諮詢、職涯諮詢、職涯輔導、職涯教練等服務與教育訓練。 身心障礙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