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8日 星期日

是否希望個案坦白誠實 - 專業人員問該問的,個案回答該回答的,是這樣的嗎?

 


是否希望個案坦白誠實

進行個案需求評估時,總希望個案能誠實地說出心裡的話,要進行生理、心理及家庭的初步評估,畢竟要了解對方才能正確給予建議,但最怕個案說:「想自殺」。

自殺防治是從事社會工會每年固定要上的在職訓練課程,自殺防治專家提醒,當個案有明確的意圖、方法、時間或地點時,首先要展開完全無條件接納的傾聽,盡量減緩、平穩個案的情緒。晤談結束要立即通報「自殺防治中心」派員訪視及進一步追蹤輔導。

通報或者不通報,一直是專業人員很難拿捏的界限。一旦通報,這一段服務信任關係就結束了,從此他不會說出心裡真正的想法。服務人員也會暗自慶幸,因為不用再面臨一個難以處理的情境,不用再擔心他是否自殺,因為已經啟動自殺防治系統,個案如果真的自殺,自己也許會難過,但是不必受到的良心的譴責。

服務目標只要專注於解決「眼前」的問題。失業了,就協助找工作;沒錢買三餐,就找急難救助金;心裡憂鬱,就轉介精神科進行諮商。自殺防治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在確保個案不會立即自殺,並不負責解決個案的失業、受暴、霸凌及憂鬱等問題。於是服務只是在解決問題,並不是對一個全人的關懷,這是專業分工或者說是分化的結果。

從此個案會知道,有些事不能誠實地對專業人員說,愈是心裡真正的想法愈是要小心,像是曾經犯法、曾經偷竊。所以希望個案坦白誠實只是專業人員不自知的一廂情願而已。

個案通常向晤談中的專業人員自述要自殺,其實都是在求救,會向你吐露是對你的信任,想要有人可以理解他的無力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簡明山社會工作師事務所服務項目

簡明山 社會 工作師事務所 服務項目: 個人行為、社會關係、婚姻、家庭、社會適應等問題之社會暨心理評估與處置。 個人、家庭、團體、社區之預防性及支持性服務。 個人身心靈成長、藝術療癒、壓力舒緩及纏繞畫教學。 生涯諮詢、職涯諮詢、職涯輔導、職涯教練等服務與教育訓練。 身心障礙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