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頂尖身心障礙就業服務員的7大絕招

 


頂尖身心障礙就業服務員的7大絕招

勞委會職訓局所頒訂一比十二的服務績效,一直有就業服務單位表示太高而做不到。但是,我也看到不少就業服務員,在金融風暴最嚴重的98年,不僅成功達到,而且推介率更達百分之百。今(99)年1月到7月臺北市的就業服務員也已經有4位已經做到一比十二的績效。也就是說,她們可以輕鬆等著案主穩定就業3個月,而休息到年底了。當然我相信她們會為了身心障礙的就業權益繼續努力,也許也會幫同機構的就業服員再打拚一點績效。

地方政府的管理者,為了讓更多的身心障礙者就業,總是想盡方法要讓服務效益提高,也要讓政府資源更有效運用,讓效益與成本之間達到一定的平衡。甚至讓就業服務員可以因為服務績效的提高,領到很高的報酬。不斷辦理就業促進課程訓練是一例、訂定未達績效的罰款是一例、臺北市的「個案委託」購買式服務又是一例。

臺北市不僅前述提到的4位,每年到年底統計績效時,也佔85%以上的就業服務員都非常成功地完成一比十二的績效。她們絕沒有只服務容易找到工作的身心障礙求職者、她們也沒有與雇主串通詐騙績效、她們也絕沒有濫用政府的獎勵資源、案主的穩定就業率也絕沒有比其他的就業服務員低,她們也不一定是本科系畢業。那麼她們是如何辦到的呢?

在我擔任臺北市政府勞工局身心障礙就業科一組(職業重建管理組)執行長這幾年來,每年都要統計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員的績效,以計算下一年度委託的就業服務員人數。偶而,也接受其他縣市政府邀請分享就業服務技巧,或指導個案研討會。多年來就業服務員確實有不少成長,而且也看到很多優秀的、成功的就業服務員。我就以這每年要面對、指導百位以上就業服務員的觀察與經驗,大膽提出這頂尖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員的七大成功絕招,供大家研討或參考。

第一招:重視「行銷自己」

就業服務員替雇主尋覓符合公司用人條件的員工,也替身心障礙求職者找到適才適所的工作。但是有人只是在求才網站上尋找登記要僱用身心障礙者的企業,然後幫求職者寄履歷表,而且不會檢視這履歷表,只是被動等著公司回覆要不要面試,再陪著前往面試。如果只是這樣做,那麼他絕對不可能成為頂尖的就業服務員,因為他只做到替身心障礙者「廣告」而已。

依身心障礙求職者的「個別」條件,尋找合適的工作機會,本來就是就業服務員的天職。也許這位身心障礙求職者工作技能不足、也許職場人際關係不佳、也許就業動機不足,總還是要想盡方法,把這位身心障礙者「推銷」給雇主。

就業服務員基本的工作內容是「開發工作機會」,有的工作項目根本是雇主沒有想到過的、有的根本就是賣就業服務員面子給出來的、有的老闆還是只要固定的就業服務員,根本不管員工的身心障礙類別與障礙程度,有時候根本不問員工是誰呢!

為什麼雇主這麼信任就業服務員,因為她的服務優良、她會為雇主設想、她不會欺騙雇主,她就像是雇主能信任的「保險行銷」員,這位行銷員的產品正是「身心障礙者的工作產能」。

行銷當然要包裝,在身心障礙就業服務領域,也要包裝身心障礙者,但是優先包裝就業服務員自己,那要來得容易不少。對自己的工作要有信心,因為這是一份助人、利已又對公眾有益的事,所以推介身心障礙者就業當然就「信心十足」,每天都「笑口常開」,不僅如此還「樂於分享」。

信心十足是因為推介的人才,一定是公司目前最需要的,而這位身心障礙者一定也是最適合這工作,我的服務一定也是最好的。笑口常開是因為不僅有績效,不會被罰款而且還有一份足以生活的薪水,也替國家解決一個可能的社會問題,讓一個依賴人口,變成一個生產人口、讓一個人的生命意義從此不同;樂於分享因為我喜歡和雇主溝通、和身心障礙者相處。

做到上述三點,若能再依自己的特色、特性,注意不同的場合選擇適當的穿著,那麼妳不必追求成功,成功已經在等著妳。年輕剛入行沒有多大經驗的就業服務員,請呈現妳的活力與願意學習的態度;不善於言詞的,請展現你有善於思考的智慧。

第二招:擁抱「熱情」

特別是那一種「憨憨地熱情」,不是那種精明幹鍊、也不是那種傻傻的熱情,而是那種「人見人憐」、帶一點「高深莫測」,又似乎「精力充沛」的熱情。

其實大部份效益不好的就業服務員都是熱情不夠,總似乎沒有多少心思放在服務,好像推介就業只是自已的「工作」而已。如果一個人工作沒有熱情,他的服務怎麼做得好、怎麼能成為頂尖就業服務員呢!

曾經聽過全國頂尖的汽車銷售員演講,他說:為了幫一位女性客戶換一個油箱蓋,他不惜搭飛機從臺北至臺東。身心障礙者的社會運動為什麼這麼成功,大家知道嗎?其實就是因為「熱情」。

劉俠-劉姐為什麼能帶領大家成功修訂「殘障福利法」,成為身心障礙社會運動的精神領袖,是因為她從沒有想到過,自己會從中得到什麼好處,她總是只問自己可以做什麼,而不問可以得到什麼,就是這種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憨憨地熱情」。

人見人憐是因為老闆看你好像總是笨笨地,想要幫妳一點什麼,讓雇主不只是會賺錢,讓他的善心可以被看見,讓他可以成為「企業家」;高深莫測是因為妳了解許多法令與政府資源,在雇主需要的時候總是會適時出現;精力充沛是因為妳在雇主呼喚的時候,懂得選擇在最適當的時機出現,又總是一付高興見到雇主和身心障礙者的樣子。

熱情也因為妳熱愛這一份工作,願意投入自己的生命,為一群需要妳的人貢獻妳的時間與精力。熱情是可以培養的,就好像有人說,婚姻要幸福,戀人們在一開始要慎重「選妳所愛」,一旦結婚在一起了要用力「愛妳所選」,工作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第三招:提起最大的「勇氣」

有位就業服務員充滿信心地說,她開發工作機會的成功率是90%以上,她靠的就是「臉皮夠厚」,一旦她看上的工作機會,顯少不成功的。我有這樣一個經驗:

某天我騎摩托車出門,在半路上車子無原無故熄了火,我想要打電話求救。不料,電話、皮包卻在匆忙間全忘了帶,除了懊惱自己的粗心,還真有孤寂無助之感。路上行人來來往往、店家也大門敞開,自己卻連進去借打一個電話都畏畏縮縮。相較於在SARS期間,我雖然行動不便也主動參與了「遊民量體溫」的志願服務。我的工作就是負責開車送便當,在公園及車站用便當吸引遊民前來量體溫,當發現疑似發燒者立即通報,或直接送到醫院(當然有防護措施)以防病情擴散。

於是我發現人為自己私利要麻煩別人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如果是為了幫助別人或執行公益,那可真是勇氣十足,不僅不顧自己障礙,還可以犧牲時間與金錢。我相信從事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這一行的朋友們,都有和我一樣的「義氣」。這義氣包含了「助人為樂」的天性、為朋友「二助插刀」的精神、不顧一切「勇往直前」的拚勁。

在從事工作時,如果可以秉持工作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幫沒有工作的身心障礙者找到安身立命的機會、為了可以讓一個悲苦的家重現歡樂、為了協助國家預防一個社會問題、幫助缺工的雇主找到合適的員工,那麼要我們自己如何丟臉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大可無畏挺身立地於天地之間。

第四招:重視自己「成功經驗」

以臺北市的經驗,每年每位支持性就業服務員平均要開案服務25位身心障礙者,做到一比十二的績效,若依此簡化計算,成功率是48%。

一些研究報告指出,身心障礙者就業困難的原因,在身心障礙者身上不外乎是:身心障礙者就業動機不足、工作技能不佳、就業準備度不夠;在雇主端則是:無僱用意願、不了解身心障礙者、景氣低迷;在制度面則是:政府對於績效要求太高、對就業服務員的支持度不夠。其實大家只檢討那52%的失敗因素,很少有人去研究那48%成功的原因,更多人把成功推給「運氣」。

這些個運氣包括,湊巧有工作機會、我服務的身心障礙者的工作能力不錯、障礙輕、學歷也還好;不然就是雇主有愛心,願意僱用身心障礙者,更幸運的是職場的支持情境佳;而政府有獎勵措施,感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有定額僱用制度等。很少有人說,成功是因為就業服務員專業、因為全心投入、因為對案主不離不棄、對困難永不妥協。社會工作、復健諮商或心理相關科系,似乎沒有教我們如何肯定及看到自己的「成功經驗」,只教我們如何「看到問題」。

沒有關係,從今以後,我們要多重視這你已經擁有的成功經驗,不論它是如何的渺小,一定要讓自己的信心更強。任何一個工作都有困難,重點是妳怎麼面對這些困難,所以才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自己才是態度的主宰,而態度決定未來,從跌倒中站起來,化悲痛為力量;從成功中攫取經驗,化喜悅為動力,記住失敗與成功都蘊含同等或更大利益的種子。

一個網路流傳的故事說:美國艾森豪總統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和家人玩牌。他連續幾次都拿到很糟糕的牌,情緒非常不好,態度也開始惡劣起來。她母親見狀說了段令他刻骨銘心的話:「你必須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就好比人生,發牌的是上帝,不管是怎樣的牌,你都必須拿著,你所能做的就是盡你的全力,求得最好的結果。」

第五招:製造「需求」

在製造業的領域裡,產品的好壞可能是企業成功的因素,但是如果消費者沒有「需求」,不來購買,那麼產品再好也沒有市場,因此創造「需求」是商業市場最重要的技術。

我們也可以借用此一觀點。例如雇主提出要僱用擁有高技術能力的工人,妳可以說服他調整內部員工的職務,只僱用助理就可以達到一樣的產能;原來一個全職的工作,妳可以說服雇主僱用二個體力只能做半天的精神障礙者;妳讓趕不上6點上班的身心障礙者,可以晚一個鐘頭上班,晚一個鐘頭下班。

妳可以讓不在乎錢的身心障礙者,開始想存錢出國玩;讓對視障者工作能力有疑慮的雇主,願意嚐試僱用;讓冷漠的職場,變得喜歡與聽障者學手語;運用智能障礙者的單純與天真,激起職場同事的愛心。

製造需求的另一面是找出對方的利基,刺激或改變對方原先的想法,而讓對方願意付出行動或代價。要能製造需求,就必須要能「將心比心」,在創意學的課堂上,老師也說:「創意來自傾聽」。其實我們早就懂了不是嗎?「同理」、「傾聽」與「尊重」不就是我們這一行最基本的訓練!同理雇主和案主的不同立場與利益、傾聽他們隱藏在話語之下,心裡面真正的想法與意圖、尊重他們心中各種不同時候的不同情緒的重量。

第六招;掌握「時機」

臺北市政府規定就業服務員每人每年必須分享就業機會,也會把雇主主動求才的訊息立即公佈給所有就業服務員,成功媒合了不少求職求才的需求。

一般而言,比較有規模的企業設有人事部門,都需要求職者的履歷,而且訂有統一面試的時間。這時候履歷的內容就非常重要,簡短而能強調適合該職位的工作能力自不可或缺,適當有效在履歷裡加入「關鍵字」是重要技巧。

但是對於員工不多的小型公司而言,工作機會是不會等人的,一旦缺人七天內是最佳的回應時機。雇主一旦覺得求職者合適,當天或隔天就上班者所在多有。就業服務員要能隨時掌握手上所有身心障礙者的狀況,才能隨時配合隨機出現的就業機會。

每一個人都處在一種動態的情境中,都隨著外在的各種變化而不斷調整中。失業中的身心障礙者的這種情況更是複雜且快速,因此評估、推介與支持都要掌握適當時機。要能做到就必須「專注」,專注於我們的任務上,這種專注的技巧是要「打蛇七寸」、是要「正中下懷」、是要「深得我心」。

打蛇七寸是能抓得到雇主的擔憂,踩得到身心障礙者的痛處;正中下懷是要給雇主好處,給身心障礙者誘因;深得我心是要知道雇主不好意思說出來的心意,是要讓身心障礙者相信我們是他的朋友及家人。

建立友好關係也許需要長久的時間,但是如果能學一點手語,與聽障者能瞬間縮短距離;如果說話的語調可以親切和藹,與視障者的溝通將會無障礙;如果能適當時候自我揭露,與肢障者的心情交會將輕靈許多;如果能多些輕鬆自在,與精障者的互動可以容易些;如果也能童心童言童語,不僅會喜歡智障者,也將提昇自己的心靈層次。

第七招:保持「覺醒」的狀態

凡事不要太努力,不要讓自己覺得很苦悶,一定要覺得很開心、很快樂,不管遇到任何挫折,都要認真覺得有收獲,而能產生下一波行動的力量。

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的、心理的以及靈性的絲毫變化,充分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不要因為外在環境或其他的人事物,影響自己的中心。也許會短暫時間的迷失,但要能及時、馬上回到自己的掌握。這個功夫就難了,就當作是我對自己的期待吧!讓大家飯後笑笑就好。

以上七招是我的觀察與體會,請同行的前輩不要笑我,倒是請同行的伙伴多多少少參考一下,如果不合己用,請大家自創招式,另寫武功秘笈。(簡明山2010/9/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簡明山社會工作師事務所服務項目

簡明山 社會 工作師事務所 服務項目: 個人行為、社會關係、婚姻、家庭、社會適應等問題之社會暨心理評估與處置。 個人、家庭、團體、社區之預防性及支持性服務。 個人身心靈成長、藝術療癒、壓力舒緩及纏繞畫教學。 生涯諮詢、職涯諮詢、職涯輔導、職涯教練等服務與教育訓練。 身心障礙者福...